跑步步幅的四个等级,目前你处于哪一级?
步幅是指跑步时,一只脚从落地到再次落地的直线距离,也是衡量跑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。 成人走路的步幅大概是60厘米,步幅与步频
步幅是指跑步时,一只脚从落地到再次落地的直线距离,也是衡量跑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。
成人走路的步幅大概是60厘米,步幅与步频一起决定了跑步的速度的快慢,简单理解为跑步速度= 步幅 × 步频。
不同的步幅对应着不同的跑步等级和配速,你了解自己所处的步幅等级吗?
1、初级步幅(70-100厘米)
这个步幅适合新手跑者或刚开始训练的业余跑者,配速通常在6分到7分半之间,这个阶段的跑者不用去关心配速,主要是为了帮助跑者适应跑步的节奏。
小步幅可以减少落地时的冲击力,保护膝盖和降低心肺压力,降低受伤风险。
2、进阶步幅(100-120厘米)
这个步幅阶段是跑步新手和严肃跑者的分水岭。
在这个阶段的跑者通常能够稳定在4分半到5分半的配速,跑步姿态也更加轻松和协调,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跑步基础,10公里也能轻松拿捏。
步幅的增加意味着跑步效率的提高,心肺适应能力和腿部力量也有显著提升。
3、高级步幅(120-140厘米)
步幅达到 120 厘米及以上,是进阶跑者和专业跑者的标志。
在这个步幅范围内,跑者能够以更快的配速完成比赛,如 5 公里破 20 分钟、半马跑进 1 小时 30 分钟或 1 小时 25 分钟。
展开全文
4、精英步幅(140-160厘米)
这个级别属于专业跑者和顶尖选手水平的步幅范围了。
步幅能够达到这个区间的跑者通常配速基本都在3分多,同时具备了极高的跑步技术和体能,能够以非常快的配速完成比赛。
比如:国内的吴向东2024大阪马拉松跑出2小8分04秒的成绩,步幅1.72米,而身高170厘米的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大迫杰,比赛时步幅最大时达到惊人的1.95米。
如何提高跑步步幅?
一般来说,步幅越大,配速越快,但这也需要跑者具备相应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。
想要提升步幅,可以通过合理的训练,逐步提高步幅,从而提升跑步速度,这里分享几个训练动作。
一、弓步走
大幅度的弓步动作,可以提高腿部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,从而增加步幅。
• 在平坦的地面上进行弓步走训练,每次进行 3 - 4 组,每组 10 - 15 步。
• 训练时,双脚并拢站立,然后单脚向前跨出一大步,脚掌着地。
• 膝盖弯曲,身体重心前移,后脚脚尖点地,然后前脚用力蹬地,身体向前移动。
二、跨步跳
跨步跳主要锻炼腿部的爆发力和协调性,通过大幅度的跨步动作,可以有效增加步幅。
• 选择平坦的地面,最好去运动场上进行跨步跳训练。
• 单脚向前跨出一大步,同时另一条腿用力向后蹬地,身体向前上方跳起。
• 每次进行 3 - 4 组,每组 10 - 15 次。
三、冲坡跑
冲坡跑可以有效提高步幅和腿部力量,锻炼心肺功能,提高耐力。
• 选择一个坡度适中的上坡路段,长度约为 100 - 200 米。
• 身体微微前倾,目视前方,进行 6 - 8 组上坡跑训练,
• 步幅要大,但不要影响跑步的节奏和平衡每组跑完后休息 1 - 2 分钟。
跑步步幅也只是众多跑步指标中的一个。
想要提升步幅需要坚持正确的训练方法,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找到自己的位置,才能激励你在跑步的道路上不断进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